金年会金字招牌信誉至上

Responsive image
Responsive image

 

关于知足

作者:张忠良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亲爱的家人们,让我们一同来学习分享《稻盛和夫的哲学》(原《心法》)。

幸福感来源于知足

稻盛老师用很多案例,包括黑猩猩生活方式的研究,包括原始部落的打猎,一天只捕捉一头猎物。为了自己的生存,他们都在抑制自己的欲望,并力图与自己的周围环境“共生”。他们都具备这样的智慧,抑制自己的欲望,反而让自己能获得生存下去的条件。

今天我们确立“以家文化打造幸福企业”,既要挑战经营的高目标,同时又不能仅仅追求物质的幸福。我理解在物质上要有知足感,更需要有长远的思想。

我们通过大家共同的努力,实现经营的高收益,自然我们一定获得付出相对应的物质收获。第二年,我们更加拼命努力,以获得更好相对应的物质收获,这是工作过程中的结果而已。

同时,我们工作中需要追求工作本身的意义,如稻盛老师告诫给我们的“工作就是提升心志,磨炼灵魂”。这句话是非常有分量的,我们需要思考,工作的精神层面可以不断提升,通过极度认真地工作,去专注一事一物,创造完美的产品。

这个意义本身就是精神层面的幸福,这个我们就必须提升中,不断追求生命品质和人格的提升。

我们在学习传统文化中,理解“幸福就是欲望的控制,攀比心的日减,感恩心的日增”。也就是幸福的根本就是需要知足,对于欲望需要控制。

如果我们无限追求欲望,那一定会非常痛苦。同时,通过学习,我们提升心性的过程中,自然攀比心会越来越少,会更多升起感恩之心。

知人者智,自知者明

今天我们的教育出了很多问题,需要修复。如孩子进入学校一开始就追求成绩,一切以成绩分数为衡量标准,直至考上大学。这个分数本身不是衡量孩子能力和人格的唯一标准,我们一直在不知足中前行,如成为班内第10名,我们需要去争取第五名,有了第五名就想争取第一名,有了班内第一名,就想去争取年级段第一名,一切都是想进入名牌大学为目标,自然非常痛苦。进入社会我们追求的是个人赚钱的多少,财富名利地位,都是我们追求的目标,这样一生也会非常痛苦。

稻盛老师在第三年就提出了“追求全体员工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幸福,为人类社会进步发展做出贡献”的经营理念,一旦确立这个理念,稻盛老师就提出来成为陶瓷行业世界第一的公司,看上去是不满足,但却是带着使命和成就员工幸福,承担社会责任为己任。也就是是否知足需要看你是为公还是为私,如果为公就成为使命和目标,成为了大义名分的事业。如果为私,就是贪欲,自然无法成就梦想。

有一个故事,有两位青年推石子,有一个老头问他们在干什么?一位青年回答说,在推石子;另一位青年回答说,他在修教堂。几十年后,人们看见那位回答“在推石子”的青年老了仍在推石子,而另一位回答“在修教堂”的青年已成为了伟大的哲学家。

知足于当下境况,但一定要心怀梦想,脚踏实地,认真过好每一天非常重要。经营企业同样,如果知足眼前,不求上进,如果没有梦想,只是一份工作,自然很难提升到幸福感上。

知足者富,和合共生

古人常讲“知足者常乐”,知道满足的人总是快乐的。《道德经》上讲“罪莫大于可欲,祸莫大于不知足;咎莫大于欲得。故知足之足,常足矣。”

告诉我们“罪恶没有大过放纵欲望了,祸患没有大过不知满足的了;过失没有大过贪得无厌的了”。这就是“知足常乐”的意义。

记得2007-2017年的11年中,当时在慈溪成立了百岁老人慰问的活动,旨在弘扬孝道,关爱老人。凡是年过百岁的老人,基本是知足常乐的人,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人生老师。

《道德经》还说“知足者富”,就是告诉我们如果是永不满足的人,就不能感受到富有的状态。

这些道理,对于我们中兴家人非常重要,我们要具备“共生”的思想,更要有知足者常乐,知足者富的精神状态,并让大家共有这种思想,不仅仅要追求物质富裕,更要追求精神富裕,才能成就我们幸福大家庭的共同使命。

今天学习“知足”,让我们再一次思考财富观,思考人生观,思考事业观。唯有去实现大义名分的事业,自然通过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,我们一定能获得精神和物质的双幸福。感恩!

XML 地图